4月8日-22日,由中国红十字会资助,院校继续教育学院第三次承办的第十二期乡村医生培训班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的百名乡医参加了培训。他们全部工作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院;在本次培训中担任教学的全部是我院校活跃在临床和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期15天,共讲授21门专业的课程的相关知识,94名学员最终全部经考核合格,获得了红十字会颁发的“乡村医生培训结业证书”。
在本次培训班的开幕式上,院校党委书记李立明作了生动而具建设性的讲话,对于举办乡村医师培训班的意义以及协和在目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做了明确的阐述。在讲话中强调了乡村医师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为广大的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能,在农村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维护群众健康,保证病有所医做出了重要贡献。李书记讲话回顾了在上世纪60年代,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卫生部党委呈送给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报告提出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6、26指示”,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催生了我国广大农村的医疗卫生力量------“赤脚医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构成了我国特色的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在经济尚不发达、群众缺医少药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乡村医师”作为“赤脚医生”的延续继续,承担着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神圣职责。根据2009年六部委自案发的“关于加强卫生人才建设的意见”的精神,结合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要求,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在岗在职培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这一任务对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李书记赞誉“乡村医师”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守门人”,是战斗在医改第一线的生力军。加强这支队伍的能力建设和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就势在必行。在谈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责任时,他说,在协和的历史上,我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卫生实践基地------河北定县;我们成立了全国最早的护理学院;在医院建立了第一个社会服务部;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严格的三年住院医生培训制度;我们是全国惟一培养8年长学制医学生的医学精英教育体系,为全国培养了大批医学教育家、科学家和临床大师。在坚持协和医学精英教育理念的同时,协和也坚持着自己的服务社会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Copyright@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北京协和医学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 邮编:100730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8号 京ICP备06002729号-1